来源:BB贝博APP体育 发布时间:2025-04-19 03:46:53
每年都有大批硕士研究生走出校园,步入职场,却依然面临着行业经验不足和理论知识脱节的挑战。如今,上海海洋大学的创新“住企培养”项目正在改变这一现状,让研究生在校期间就能提前融入职场,获取宝贵的实践经验。这一个项目不仅让学生们在企业中参与实际项目,还实现了从理论到实操的无缝衔接,为他们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在临港新片区,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孙志豪,早上8点准时到达上海芯源微公司,身穿工服,背着装有笔记本和工作资料的双肩包,迅速融入工作状态。作为“住企培养”项目中的一员,孙志豪不仅是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在企业中开展实际工作,这种全新的模式让他感受到了职场的线月,上海海洋大学获得集成电路装备专项班的市教委批复以来,工程学院便积极与相关企业展开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具实战性的培养方案。上海芯源微公司严格的招聘程序,确保了参与项目的研究生能够在知识和技能上达到行业的需求。
在公司,孙志豪在导师单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操训练,配合最新的设备和技术,他迅速调整参数,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在他看来,这样的“住企培养”方式极大的提升了他对半导体装备行业前沿技术的理解,也为将来的职业生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与此同时,另一位研究生吴康宁也在参与项目讨论会,他不仅是聆听者,更是项目组中的积极参与者。通过参与多样化的技术研讨和项目规划,吴康宁欣喜地发现了自己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之间构建了紧密的联系。相较于传统的短期实习,长周期的“住企培养”令学生们有机会在真实工作环境中深耕,获得更为实用的技能。
李云龙则通过实际调试流程传感器与PLC程序,将课堂上学到的《线性控制理论》等知识带入到真实的工程实践中。他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项目落地的成功至关重要。“这种从‘理论假设-现场验证-经验修正’的闭环方法是实验室难以复现的。”他说。
“住企培养”项目的设计理念十分清晰:长达两年半的培养周期让学生们能够充分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针对行业的具体需求,制定相应的课题与研究方向。通过这一种方式,学生可以在毕业时具备更加扎实的交付能力,成为企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上海海洋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双导师制为学生提供了专属的职业指导。行业导师会根据产业需求来帮助学生明确论文选题,而校内导师则在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上给予支持。范老师作为上海芯源微的人力资源部部长指出,“这种‘毕业即胜任’的能力,正是当今企业和行业所迫切地需要的。”
每月一次的个人总结和组会交流为学生创造了不断反思和提升的机会,这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也促使他们不断突破自我。在与公司的深度合作中,上海海洋大学的学生不仅成为了新工科建设的参与者,更是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见证者和受益者。
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更多的优秀学子将带着专业相关知识与实践经验融入到各个行业之中,为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孙志豪感慨道:“通过‘住企培养’,我们大家可以在真实的项目中积累宝贵经验,这让我们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具备更大的优势。”
在职场适应的新模式下,研究生不仅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让自己在竞争非常激烈的职场中走得更稳、更远。正如许竞翔副院长所言,职场与学术的双重锤炼将培育出一批又一批急需的高品质人才,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学生的未来铺就辉煌的道路。
产品推荐